微創骨膜搬移術“點通”六旬老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
發布時間:2021-08-20 訪問人數:1079 信息來源:本站 字號:T T
“腿疼”是老年人經常提到的“老毛病”。
一些老年人走路時間一長就會覺得腿疼,但往往認為這是正常的,“因為自己老了”。
還有一些人,猜測是自己的腰出了問題,所以連累腿疼。
的確,老年人腰椎退行性病變(比如腰椎管狹窄)比較常見。
但并不是所有的腿疼都是由腰椎病變引起,相當一部分“走路多了腿就疼”的原因是患上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。
現年68歲的黃某,因不明原因出現雙下肢腫脹疼痛,活動后疼痛加重,遂于當地醫院住院治療,被診斷為雙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。
當地醫院為黃某進行了介入治療,右下肢放血管支架后血管再通,但左下肢因血管閉塞無法行介入治療。因黃某保肢意愿強烈,便由當地醫院轉入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骨傷科創傷一病區治療。該病區副主任肖群飛及科室團隊經過充分術前準備后,決定為患者采用雙脛骨骨膜搬移術這一新型手術方式解決患者病痛。
術前下肢動脈造影。
右側主干動脈支架在位,血管通暢但微循環欠佳,左側主干動脈完全閉塞。
治療該疾病傳統手術方式是骨搬移術,需要截骨,術后早期無法下床行走。而骨膜搬移術是通過對骨膜持續緩慢牽拉,促進肢端血管網再生,改善末梢血供,使得肢體末端的外觀變得紅潤,疼痛評分下降、生活質量能得到明顯改善,操作更簡單,手術風險低,術后患者舒適度高,可行走。
手術由肖群飛副主任主刀,術中在患者脛骨中段分離骨膜,將專用鋼板置入脛骨骨膜下。手術過程僅20分鐘,術口僅2cm。術后每天擰螺絲一個圈,四周后復查雙下肢動脈造影,患者雙下肢微循環重建滿意,為患者保住了肢體。
術中照片,術口僅為2cm,創傷小,術后每天順時針擰螺絲一個圈。
四周后復查下肢動脈血管造影,可明顯看出,患者雙下肢動脈側支循環及微循環明顯改善。
動脈硬化閉塞癥一般指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癥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是由于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,引起下肢動脈狹窄、閉塞,進而導致肢體慢性缺血。
動脈硬化閉塞癥該如何預防?
該病的預防主要在于嚴格控制動脈粥樣的硬化的危險因素,如嚴格監測、控制血壓、血糖、血脂,嚴格戒煙,可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,降低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癥的發生率,并預防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。
1、對存在上述一個或數個危險因素的患者應加強監測,及時發現和診治可能存在的動脈狹窄、閉塞性病變。
2、對于已發生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癥的患者,應早期加強鍛煉、嚴格用藥,并加強足部護理,避免皮膚破損及外傷等,以防病情加重。
3、對于已行手術或治療的患者,上述預防措施仍需堅持應用,以預防手術部位血管再狹窄及身體其他部位的動脈發生病變。
f2c人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婬乱A片欧美大片免费观看 日日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语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一区 色8激情欧美成人久久综合 97人妻碰碰视频免费上线 亚洲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黃色A片三級三級三級 18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大全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